今年以来,城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统筹疫情防控和“强首府战略”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农林牧渔业生产有序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生产发展保持稳定发展。
一、农林牧渔业主要运行情况
良庆区2021年农林牧渔业产值477224.7万元(按现行价,下同),增长5.5%(按上年价,下同)。其中,农业产值319994.7万元,增长4.75%,增速收窄4.7个百分点;林业产值58729.5万元,增长28.59%,增速提高28.8个百分点;牧业产值76879.6万元,下降3.11%,增速回落2.1个百分点;渔业产值16462万元,增长6.58%,增速提高6.3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5158.9万元,增长5.51%,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
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分别占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为67.1%、12.3%、16.1%、3.4%、1.1%;农业、林业、渔业、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分别拉动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3.2、2.7、0.2、0.1个百分点,牧业下拉农林牧渔业产值0.6个百分点。
二、分行业运行情况
(一)种植业生产总体稳中有升
1.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保持平稳。全城区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07万亩,增长0.16%,全年粮食产量8.74万吨,增长1.36%。其中,夏收面积14.18万亩,增长1.52%,夏收粮食产量4.77万吨,增长1.39%;秋收面积12.89万亩,下降1.29%,秋收粮食产量3.97万吨,增长1.32%。全年粮食产值30196.5万元,增长1.37%,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6.3%,拉动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0.1个百分点。
2.中草药材种植面积增长显著。近几年政府不断出台扶贫惠农政策,种植收益较高的中草药材也成为了政府推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路子,提高了农户种植中草药材的积极性,种植户增加。今年我城区中草药材种植面积0.5万亩,较上年增加992亩,增长24.46%,主要品种是牛大力、淮山和铁皮石斛等,未来几年内中草药的种植或将成为我城区种植业增长的亮点。
3.蔬菜单产稳步提高。我城区蔬菜的种植以叶类菜和瓜菜类为主,全年蔬菜种植面积23.80万亩,较上年增加0.35万亩,增长1.48%,产量44.86万吨,较上年增加2.94万吨,增长7.01%。今年总体气候条件良好,且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种植户播种积极性有所提高,田间管理得到加强,在蔬菜种植面积小幅度增长的情况下,产量增长较为显著。玉洞街道的大棚种植食用菌今年大幅增长,产量为210吨,较上年增加181吨,增长624.14%,也为种植业的增长做了小小的贡献。
品种 | 2021年播种面积(亩) | 占蔬菜总面积比重(%)) |
叶菜类 | 50659.45 | 21.29 |
白菜类 | 27142.45 | 11.4 |
甘蓝类 | 5151.05 | 2.16 |
根茎类 | 23075.3 | 9.70 |
瓜菜类 | 43199.45 | 18.15 |
豆类 | 8249.6 | 3.47 |
茄果类 | 25432.2 | 10.69 |
葱蒜类 | 30330.7 | 12.74 |
水生菜类 | 10859.7 | 4.56 |
其他蔬菜 | 13897.1 | 5.84 |
4.水果产量增速较上年放缓。全城区水果产量12.77万吨,增长16.3%,较上年增速回落34.3个百分点。其中柑橘产量3.97万吨,增长30.7%,占水果产量比重为31.13%。柑橘占水果产量比重大,且2019年种植的柑橘园已挂果,单产有所提高,带动全城区水果产量增长。火龙果产量3.88万吨,增长35.5%,占水果产量比重30.4%,主要是作为水果之乡的那陈镇今年火龙果产量迅速增长,达到20319吨,增长70%。但今年百香果产量0.56万吨,下降11.7%,经种植户反应,百香果种植难管理,收成不好,因此大多数种植户都直接改种其他农作物,导致百香果产量下降。水果产值增长17.26%,占农林牧渔产值比重为16.7%,拉动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3个百分点。
(二)林业生产发展势头持续上升。全年林业砍伐共计85.5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9.65%,较上年增加13.14个百分点。林业产值增长28.59%,拉动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2.7个百分点。原因是部门加大依法办证采伐的宣传力度,林农积极主动办证,林木砍伐进度有序推进,砍伐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砍伐证发放程序流程比过去精简化了,从而提高了种植者的砍伐积极性。加上今年降雨较少,这样的山林环境有利于砍伐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生猪生产逐渐恢复,禽肉降幅明显。
1.今年我城区生猪出栏10.55万头,增长43.09%,猪肉产量8325.95吨,增长46.93%,存栏5.97万头,下降3.90%。近三年受到非洲猪瘟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生猪的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但随着疫情的有效防控,今年各大生猪养殖场都在逐步恢复正常养殖,但距离2019年以前的正常出栏水平还有近4万头的差距。今年我城区那陈镇新增的新六农牧公司生猪养殖项目已正常投入养殖,今年陆续出栏。按照这一趋势,生猪养殖有望在2022年恢复到正常水平。
2.随着猪肉市场的逐步回暖,家禽养殖受到一定冲击,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家禽养殖持续处于低位,全年家禽出栏1507.94万只,下降15.35%,较上年回落18.73个百分点,禽肉产量24599.19吨,下降17.28%,存栏397.69万只,下降2.70%,拉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个百分点。生猪的回暖仍然弥补不了家禽养殖下跌的影响,牧业总产值拉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6个百分点。
(四)渔业生产持续平稳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1.14万吨,增长5.64%,产值增长6.58个百分点,拉动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0.2个百分点。其中淡水捕捞1633吨,同比增长3.95%;淡水养殖9774吨,同比增长5.93%。淡水养殖占水产品总量的85.56%,与去年占比基本一致,结构优化趋于稳定。邕江、大王滩等流域进行网箱养殖清理之后,池塘养殖面积增加,养殖总量在不断提高,水产品产量增长稳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粮食生产压力未减。一是由于水稻等农作物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城镇化进程快,多数农民仍然以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种粮积极性不高,使水稻等农作物仍是“看天吃饭”,产量不稳定;二是受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上我城区地处于五象新区,且正处于新区高速发展时期,征地拆迁正在加速,导致稳定粮食生产压力较大。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村农业“用工难”问题日益凸显。留守在家的多为老人和儿童,对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普及接受能力不强,农业人力成本大幅提高,生产成本高居不下,给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较大困难。
(三)蔬菜种植增长空间小。我城区蔬菜种植面积较大,但由于耕地面积有限,同比增长速度较慢,而各类蔬菜品种单产普遍不高,最大的原因在于种植蔬菜的经济效益较其他农作物要低,不像粮食和水果等有种植技术的支撑,同时也缺乏田间管理,且蔬菜种植多以农户为户,规模化、集约化的蔬菜种植几乎没有。
(四)家禽养殖持续低位。家禽养殖从一季度开始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原因在于家禽养殖价格较低,且养殖成本较高,养殖户养殖意愿不够高,如果再不进行及时增加养殖,明年家禽出栏也将持续负增长。
四、工作建议
(一)稳粮食生产保民生。在粮食种植面积受征地影响的情况下,一要积极将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转变成绿色高效的生产模式,深入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对中低产粮田进行改良,有效提高单产;二是要将国家粮种补贴政策落到实处,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二)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大力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发展,提高科学种养水平与生产效率。加大扶持和壮大一批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引导资源和生产要素向重点行业、优势产区集中,形成品牌效应和集群效应,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地区农业生产和发展水平的提升。
(三)重点抓好畜禽养殖生产。一是农业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紧抓防控措施,对各镇(街道)、规模养殖场严格开展疫情风险评估,指导养殖场积极做好场舍消毒、改进场内栏舍防护工作;二是落实政策措施,确保畜禽生产恢复及稳产保供政策落实到位;三是继续服务好大型生猪及家禽养殖项目,尽可能增加养殖,确保下半年出栏。